二七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河南省郑州市西南门户,多年以来,主动融入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步伐,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禀赋突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先后被评为全国星火小城镇示范镇、河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食品)产业示范基地、郑州市“两快”产业集聚区、郑州市知识产权导航区、郑州市健康产业核心板块。
聚焦市委市政府“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发展总目标,二七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良好生态为依托,以低碳科技为路径,以宜居宜业宜游为愿景,承担郑州市“西美”建设重任,奋力开启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美好二七新征程,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的智慧未来社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美好产业新城,努力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七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万人,规划人口70万人。区域内有地铁6号线、7号线、9号线、14号线、K2线,全域5分钟步行圈公交覆盖,交通区位优越;紧邻10万亩生态涵养林,建成区公园绿地总面积3平方公里,6千亩生态水域,是郑州生态高地。区域内现有各类经营主体3000余家,“四上”企业112家,“规上”工业企业64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专精特新企业19家,科技型企业19家。
区域规划形成“三轴三区”功能分区:
三轴即:科技型数字经济成长轴、现代都市服务业核心轴、总部经济培育发展轴;
三区即:低碳科技型工业引领区、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
科技型数字经济成长轴:以嵩山路沿线海一云商、致欧科技等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华侨城生态文旅项目为配套,整合利用闲置低效资源,通过城市更新塑空间载体,重点发展以潮流时尚、家居生活为方向的数字创意和数字消费类外向型经济。
现代都市服务业核心轴:借助大学路沿线郑大一附院、郑大三附院、省儿童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利用二七万达广场、杉杉国际名品时尚中心等核心商圈布局的流量集聚优势,整合地铁上盖载体空间、提升沿线城市界面,打造郑州市重要的健康服务功能发展区、南部城区成熟成型的商业次中心。
总部经济培育发展轴:京广路沿线接住火车站东西广场联通及交通便利优势,发挥火车站商圈二七商圈,火车站东西广场对京广路沿线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引导企业总部集聚、涉铁路产业集聚,打造总部经济产业地。
低碳科技型工业引领区:以现代食品生产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集聚了康师傅食品工业基地、河南花花牛乳业基地、新大方重科、深国际智慧物流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这条主线,探索实施“园中园”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以“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为特征的小微企业园,实现企业数量倍增、产业规模倍增,致力于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依托二七区仲景医药健康产业园、联东科技健康创新谷等项目基础,重点引进培育健康管理、医美服务、医学检测、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产业;依托区域内8.8万㎡体育公园及规划体育用地,围绕运动健康相关产业集聚区域活力,打造集配套服务、硬件生产、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示范区。
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现有闲置厂区用地规划调整和招商工作,打造一批产业楼宇,着力引进精密制造、医疗器械等生产企业,加快制造业提栏升级。
公交线路:全域5分钟步行圈公交覆盖。
城市路网:陇海高架、四环高架、航海快速路、嵩山路、丹水大道、大学路、京广路、三环高架。
高速公路:郑少高速、绕城高速、郑栾高速、郑州西南站、侯寨站。
一小时交通辐射半径:通达郑州市六区六县 (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惠济区、管城区、上街区;荣阳市、巩义市、登封市、新密市、新郑市、中牟县) 及周边洛阳、许昌、新乡等省内发达城市。
绿地:紧邻10万亩生态涵养林,建成区公园绿地总面积3平方公里。
产业基础
现代食品加工和高端装备制造是开发区的现状主导产业。
以康师傅集团、花花牛乳业等龙头企业为带动,区域内初步形成了食品机械制造、食品研发、食品加工、食品包装、仓储物流等较为成熟的食品产业链条。
以新大方重工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强化智能制造,在细分行业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以绿地滨湖国际城、奥马广场等一批综合办公商务地标楼宇为载体,集聚形成以印象城、杉杉国际名品时尚中心为代表的南部城区商圈,培育一批总部经济型企业逐渐发展壮大。
产业导向
“双轮”驱动引领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以精密制造、智能制造为带动的低碳科技型工业助推转型升级。融入郑州市产业生态,聚焦现代食品、汽车和装备制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主导产业集聚度,培育形成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规划构建“2+1”产业体系,即:聚焦凝练传统产业,以现代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新兴前沿产业;配套发展新材料、高性能医疗器械、现代物流等都市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高质量推进以现代商贸、特色商业、健康服务等为支撑的高成长服务业。以“三轴”为带动,串联区域内都市服务业协同发展,打造具有流量集聚效应的商业综合体、功能示范效应的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引领市场前沿的数字经济产业总部群。
有效支撑郑州市国家级中心城市建设发展,将二七经开区建设成为:郑州市先进制造业生态的核心链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活力输出地、产城融合发展的现代都市型开发区。
“足不出园”即可“就近办”“自助办”“随时办”。二七经济技术开发区惠企政务服务中心开设税务、社保、工商等24项政务服务、392项政务服务事项,秉承“人民至上、体验为王”“汇事项、慧服务、惠政策、会办事”服务理念,为企业打通“最后一公里”。
针对产业,以产业社区中心为阵地,围绕产业链布局金融链、完善创新链、延伸服务链,将经开区打造成综合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把各“园中园”(小微企业园)、高校作为子平台,构建经开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对区域现有高校、产业、人才、科研、物理空间等资源进行整合,延伸经开区综合服务、公共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联动招商服务、配套保障等“五大”服务功能。
对内搭建产业交流互动、企业服务、主题讲座、项目路演等平台。对外打造集聚区形象集中展示窗口,链接区、市、省级甚至国内其他先进地区高品质产业、研发、金融、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为企业、高校、小微产业园、人才搭建好沟通交流、对外展示、协作创新、合作共赢的平台和桥梁。
科学技术及人才支撑
科学技术:5个国家、省市级研发中心,14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实现专利2026项。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人、“智慧郑州1125聚才计划”人才团队3个、郑州市地方领军人才1人、郑州市地方突出贡献人才6人、博士及副高以上职称人才210人、硕士以上人才1325人。
基础人才:郑州科技学院、澍青医学院以及河南建筑学院等3所高校,定向培养各种创新型人才,为经开区经济发展、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基础人才支撑。
高精尖人才:毗邻郑州高新区,共享郑州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高等院校尖端资源。
载体支撑
紧邻郑州市CCD中央文化区“四个中心”(奥体中心、文博艺术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现代传媒中心),直线距离3公里;同时,经开区规划建设郑西会展中心、城市展厅、邻里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等重点项目用于承办各类会议会展,服务入驻企业。
同时,以小微企业园为载体,推进创新创业、产业孵化,规划建设逾100万㎡空间体量,发展以精密制造、智能制造为方向的低碳科技型工业,为小微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支持。
商业商务环境:区域已建成商业中心4处、商务办公楼宇4处,商业运营面积20万平方米,办公面积35万平方米。
生活设施:文体娱乐设施方面,截至2022年,区域共有公园游园11个、体育运动场地5个、开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3处。
医疗疾控设施方面,区域共有卫生机构6个、拥有床位10000张、医疗卫生在岗职工1.2万人。
教育发展方面,区域共有公立幼儿院、中小学42所,大学3所。
人文底蕴方面,现有各类文物79处,列入省级保护2处、市级保护8处。清代弥勒佛造像、芦村河遗址、常庙东周古城、陈家沟仰韶文化遗址、明周悼王墓、臧氏家庙等名胜古迹,铜铁器窑藏、唐代青石弥勒造像、宋代青石弥勒造像等艺术瑰宝,无不述说着区域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为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产业到此投资兴业,二七经开区科学编制土地收储和出让计划,合理确定经营性用地上市规模,坚持“净地”上市,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以项目为抓手,加大建设用地报批力度,保障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需求。当前,经开区以小微企业园为引领,积极引入科技含量高、单位面积产出率高、附加值高的新经济企业,旨在打造新型都市型工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优质平台载体。目前已建成交付20万㎡,今年计划实现累计交付园区面积40万㎡,预计三年内全面完成小微园建设工作。
为更好地招商引资,经开区设立“管委会+园区运营单位”两级招商服务机制。一是在经开区管委会设立二七政务服务分中心,推动实现园区企业政府服务足不出区一站式办理。负责入园企业项目选址、产业政策介绍、业态审核等事项,依托产业社区中心定期组织政策宣讲行业交流、项目路演等惠企活动。二是针对园区运营单位,健全小微企业园财会、法律金融等第三方服务体系,帮助企业进行环评办理、注册登记、政策咨询申报、资源拓展、人才招聘等工作。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便民惠企服务。
作为政府与广大侨商企业之间的侨联和纽带,省侨商会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够协助政府更好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为此,二七经开区已与我会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到二七经开区投资投产、创新创业意愿和需求的企业,欢迎联系我处15738873333详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