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至27日,由河南省侨联主办、中国华侨华人(河南)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侨智圆桌·智汇中原”研讨交流活动在河南郑州举办。来自中国华侨华人(河南)研究中心、郑州大学东盟研究院、河南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专家学者及省侨联侨情咨询特聘专家代表,部分省辖市侨联、侨界社团负责同志及省侨联、郑州市侨联机关全体干部共计100余人参加活动。我会执行秘书长柴莉携秘书处人员参加本次活动,并作交流发言。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李爔恒应邀到会指导并作专题报告,河南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杨海强出席活动作讲话。
李爔恒所长在报告中指出,华侨华人研究是交叉学科,跨学科、跨领域特点突出,要立足“两个实际”,坚持胸怀天下做学问,深刻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大局大势,全面深入调查收集情况,关注并审慎地研究重大、复杂、疑难问题,以系统论的观念和方法开展研究,推动华侨华人研究高质量发展。与会人员围绕报告内容以及华侨华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上的优势与作用等进行互动交流。
杨海强主席对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长期以来给予河南侨联的指导帮助表示感谢,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省侨联事业发展的专家学者、各界朋友致以敬意,对中国华侨华人(河南)研究中心工作给予肯定。他强调,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要求和实践要求,坚持守正创新、发挥独特优势,以协同创新聚合侨智、侨力,推动全省侨联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全省侨界落地落实、见行见效。杨海强就全省侨联加强研究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牢牢把握华侨华人研究、侨务工作研究的正确方向,在服务大局上作出更大贡献。坚持紧扣“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坚持深度融入新时代侨联事业发展全局,按照侨史研究与现实侨情研究并重、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并重的原则,发挥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智库作用,在资政建言、为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加有效参考。二是聚力打造工作平台(品牌),推动华侨华人研究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与海内外华侨华人研究机构的联系联络、协同配合,推动形成资源共享、工作联动、活动联办的生动局面。积极争取更多的中国侨联、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品牌活动落地河南,探索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学术研讨工作品牌,建好链接海内外专家学者的资源平台,把海内外华侨华人研究专家学者力量汇聚起来,以华侨华人研究高质量发展,有效服务侨联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一流大学建设,服务侨界群体的发展壮大。三是全力“强基拓面”,积极构建更加有力的工作体系。持续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新闻媒体等单位和机构的联系合作,加大华侨华人研究工作站点建设力度,稳步壮大“1+N”工作格局,有效吸纳专家学者加入到工作队伍中来,不断充实研究工作力量,推动开展华侨华人、侨务工作研究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本次活动围绕“华侨华人研究与河南高质量发展”主题,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李其荣教授、温州大学华侨学院方明教授,分别作以题为《华侨华人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助推者》《浙南侨乡玉壶镇的侨韵生活研究》的精彩演讲。邀请省侨联侨情信息顾问、洛阳师范学院教授安锋,省侨联侨情咨询特聘专家、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郭玉明,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杨开云,以《打造全球华侨的精神原乡》《汇侨智 聚侨力 助发展》《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以侨为桥 共筑中国梦》为题作主旨发言。郑州市侨联主席时旭,信阳市侨联主席高丹丹,河南省客家联合会秘书长王爽,省侨商会执行秘书长柴莉分别围绕侨联工作创新发展研究、河南客家乡情及高校侨联建设实践、根亲文化与侨联工作融合发展研究、侨商发展思考等主题进行交流发言。活动的开展为全省侨联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助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开拓了新视野、拓宽了新思路,取得良好工作实效和社会反响。
活动期间,李爔恒所长并对中国华侨华人(河南)研究中心及郑州大学进行调研。
来源:河南省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