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结合主题教育安排,8月1日和8日,河南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杨海强一行先后到新乡市、洛阳市调研,深入基层“侨胞之家”、侨社团、涉侨法律服务站、侨资企业等,详细了解侨联组织服务中心大局、依法维护侨益、加强基层建设、弘扬中原文化等方面情况。新乡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艳,洛阳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华阳等陪同调研。

在新乡市平原示范区,调研组一行来到中原农谷和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听取团队建设、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等方面的介绍,杨海强指出,建设中原农谷是省委着眼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的重大决策,侨联组织要充分发挥融通中外、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找准服务党政中心大局的结合点、发力点,在政策宣传、人才引进等方面多做贡献,为中原农谷建设添砖加瓦。
调研组深入新乡市侨资企业河南邦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新美物流有限公司、驼人集团以及洛阳市侨资企业炎黄科技园,进车间、看产品、问质效,详细了解人才引进、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情况,广泛收集意见建议。杨海强指出,侨资企业是民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侨联组织要落实好惠侨惠企政策,全方位做好对侨企的精准服务,积极反映侨企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协调相关部门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和办法措施,进一步提升为侨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发挥侨商会和侨青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搭建新侨创新创业平台,为地方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科技创新等提供新的活力;要鼓励侨资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持续加强与海外的沟通交流,叠加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在新乡市红旗区宝龙社区“侨胞之家”、新乡市涉侨法律服务站(涉侨纠纷调解工作室)——河南宇华大众律师事务所、洛阳市涧西区中弘中央广场社区“侨胞之家”,调研组一行实地参观“侨心书屋”“矛盾调解室”“侨法宣传角”,现场查阅“侨胞之家”相关活动资料,详细了解律师事务所在开展侨法宣传、涉侨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探索实践。期间,杨海强看望了中弘中央广场社区的部分老归侨,与他们亲切交谈,仔细询问归国历程和生活情况,叮嘱他们保重身体、安享晚年,同时要求当地侨联组织要主动关心、照顾老归侨的日常生活,持续弘扬老归侨的优良传统,汇聚起侨界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磅礴力量。杨海强指出,“侨胞之家”是侨联组织联系服务侨界群众的重要阵地和依托,要以“党建带侨建”为引领,持续加强“侨胞之家”建设,深度融入社区治理,进一步完善机制、创新载体、丰富内容,把侨界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活跃起来,将“侨胞之家”打造成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及留学归国人员可信赖的温暖之家、团结之家、奋斗之家;要继续用好涉侨纠纷调解工作室这个平台,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不断提升依法护侨的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好侨界群众合法权益。
调研组还来到新乡长垣市,走进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 ,在了解到长垣厨师分布在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后,杨海强指出,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互鉴的重要窗口,要充分发挥“中国厨师之乡”的独特烹饪文化资源优势,用好侨界融通中外、链接全球的独特资源禀赋,放大对外宣传效应,为海内外华侨华人走进河南、感知河南提供便利条件,努力推动形成以内联外、内外联动的发展新篇章。
在新乡市、洛阳市侨联机关,杨海强查看了办公场所和工作环境,看望全体工作人员,听取意见建议,对他们近年来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杨海强强调,一要凝心铸魂抓好政治引领。结合即将开展的主题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带领各级侨联组织、侨界社团群众、侨资企业等,广泛凝聚共识,画好侨界最大同心圆。二要主动服务党政中心大局。深度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用好“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工作机制,积极搭建桥梁纽带,深入挖掘侨界资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侨界力量。三要依法维护侨胞合法权益。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使命宗旨,把服务广大归侨侨眷,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作为重要工作,时刻关注海外侨胞、归侨侨眷思想动态和现实诉求,不断凝聚侨心、汇聚侨力。四要持续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深化“党建带侨建”,积极探索“侨胞之家”与社区高度融合的工作模式,整合侨务资源,建好交流平台;持续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能力过硬、素质全面的侨联干部队伍。
调研期间,杨海强同新乡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占波,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磊就推动侨联工作高质量发展交换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