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寻仰韶文化与宝岛台湾文物考古的纽带联系,充分发挥豫台同根同源、文化传承优势,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门峡市近日启动了海峡两岸仰韶文化研究活动。
考古和历史研究证明,台湾早期居民大部分都是从大陆东南沿海,以及东南亚地区进入的,然后成为台湾泰雅、赛夏等少数民族的祖先。在台湾新北、台北、台南、高雄等地,出土了大量的褐色砂陶、磨制的锛和打制的斧网坠等文物,这批反映约6400年以前社会状况的文化遗址和文物,与祖国大陆的同期仰韶文化极为相同。尤其是台湾屏东县的恒春镇出土了大量完整的、带有连续菱形花纹的彩陶片,是台湾1000余处史前遗址中规模最大的遗址。台湾考古人类学家认为,台湾恒春镇的彩陶文化属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即河南仰韶文化,并推定恒春文化的主人是现代高山族的祖先。也就是说,台湾的根在河南、根在中原。因此,推进海峡两岸仰韶文化研究,填补了现代考古学对仰韶文化发展脉络及领域研究的空白,同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祖国统一、维护两岸和平发展等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市委统战部对此项活动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对开展海峡两岸仰韶文化研究提出了明确意见。据了解,三门峡市有关部门及渑池县正在精心筹备第一届海峡两岸仰韶文化研讨会,深入推进海峡两岸仰韶文化的研究,共同守护文化财富,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三门峡日报